2025年1月,黑龙江省黑河市迎来了冬季最冷的极寒天气。为了进一步验证中科瑞能宽温域电池的实际应用效果,团队历经半年的筹备,带着自主研发的超宽温域电池,首次搭载在新能源汽车上,进行高寒环境下的续航测试。搭载该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经过接力驾驶,于接近零下26℃的严寒中,续航里程达成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74.4%。
一、十年磨一剑: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
早在2013年,唐永炳研究员提出利用合金化金属材料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、更宽工作温度范围锂离子电池的课题,目标是开发能在-30℃环境下保持70%以上续航的锂离子电池。常规锂电池在低温下放电困难,团队研究了多种金属,最终发现铝基材料作为负极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超宽温域性能。经过近十年研发,2023年,团队成功实现超宽温域电池技术产业化,产品工作温度范围扩宽至-70℃至80℃,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户外储能、户外监控、光伏储能等领域。
二、严苛试炼:零下30℃的“跑步机”挑战 2024年12月26日,团队将宽温域电池首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进行车载验证,并在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首次全面测试。测试环境温度被设定在零下30℃,远超我国轻型车测试循环(CLTC)规定的零下7℃标准。每次测试时长1800秒,电池历经4轮测试,在恒定零下30℃的环境下,电池系统放电电量达成率高达90.8%,展现出卓越的低温性能。
三、实地验证:黑河实测续航与充电双突破 2025年1月14日早上10点,在黑河西沟汽车测试基地,实测正式开始。经过7个小时的接力驾驶,搭载超宽温域电池的车辆在接近零下26℃的环境下,续航里程达成率达到74.4%,这是超宽温域电池首次在高寒地区实现续航达成率突破70%。当日晚上,经过7小时的接力驾驶后,在接近零下26℃的室外环境下,团队按照标准充电程序将电动车连接到充电桩,成功完成充电,且各项参数显示正常,进一步验证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。
四、前景展望
此次黑河实测的成功,是中科瑞能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,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,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展望未来,中科瑞能不仅要解决新能源汽车在极寒地区的续航难题,还要为高纬度、高海拔地区的储能应用提供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。创新之路充满挑战,但团队满怀信心,期望以先进技术突破储能电池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。